李志祥:一个学者、一支队伍、一片天空

(作者:李志祥,南京师范大学)

 

我要说的“一个学者”,是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一支队伍”,是南京师大伦理学研究团队;“一片天空”,是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三者之中,王小锡教授是灵魂,他建立了一支队伍,引领了一片天空。

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来到南师工作,正是从那时起开始认识王小锡教授。王教授个头不高,但精神很好,说话带点江南口音,非常有感染力。刚一接触,就能感觉到王教授很有亲和力,愿意帮助年青人。当时的王教授在学术圈颇有名气,是中国伦理学会的副会长;而我刚刚硕士毕业,又来自其他高校。但王教授不管这些,把我当成自己的亲弟子(多年后我如愿成为王教授的第一个博士后),不管是做课题、出著作,还是写论文、搞活动,都会把我带上,进行无微不至的指导。我至今记忆犹新的画面是:在我那间由走廊改成的小房子里,王教授和我一起趴在电脑前,一边用报纸扇着风,一边指导我修改论文。

后来接触多了,发现王教授是一个醉心学术的人。他当时还是副院长(后来晋升院长),有很多酒桌上的应酬,但他极少喝酒,每次都是象征性地陪客人喝一小杯。我起初还以为他不会喝酒,后来才知道,其实王教授酒量不小,饮酒少是为了保持清醒,回家后还能再看看书写点东西。王教授基本上不打牌,就连江苏人聚会必玩的“掼蛋”他都不参加,每次都推说自己不会。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一个能把各种学术术语运用自如的教授怎么可能不会打牌呢,他只是不想把时间花费在娱乐上而已。

王教授做研究,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做,从来不是把自己做大做强就可以了。用我们的标准看,他早就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学者,报课题、发文章、拿奖项,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可是王教授志不在此,他想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发展,而是一个学科的发展。为了发展伦理学,申报伦理学博士点,王教授动员和引导哲学系所有的老师,在自己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向伦理学方向适度倾斜。于是,原本做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张之沧教授开始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原本做西方哲学的陈真教授开始研究美德伦理学,原本做生态哲学的曹孟勤教授开始研究生态伦理学……,直到整个哲学系发展成了一个大伦理学教研室,于2006年顺利拿下了伦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在集中全系力量发展伦理学的同时,王教授还积极组建了一支经济伦理学研究队伍。当时,学校研究经济伦理学的人并不多,与王教授同时代的学者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研究方向,不太可能转入新的研究领域。为了发展经济伦理学这个新兴学科,王教授充分发挥了两个方面的力量:一个是像我这样研究方向还没有固定的青年教师,另一个是像王露璐(后来调入南师,并于近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一样分散在各地做学术研究的弟子。通过培养一支充满朝气的研究队伍,王教授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积极推动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设置南京师范大学)。在做好校内学科建设工作的同时,王教授还高度关注全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他带领团队推出了集中反映学界研究成果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在2010年,他联合学界同仁论证、申请并经中国伦理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他又联合王泽应、葛晨虹、刘可风、周中之、王露璐、郭建新等国内知名学者,主持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

当学界还在争论“经济伦理学”这个学科概念的真伪性时,王小锡教授就已潜心投入到经济伦理学研究之中。他先是全面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伦理资源,在我国率先出版了经济伦理学研究著作《中国经济伦理学》;然后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中的经济伦理资源,相继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伦理思想;最后是结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探索性地提出了两大原创学术范畴——“道德生产力”和“道德资本”。王教授坚信,提出原创学术思想,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也正是一个学者的学术使命。所以,他先后花了近二十年时间,认真研究和回应每一种不同声音,发表了“道德生产力”和“道德资本”两大系列的辩护性论文,证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伦理学理论体系及其道德资本理论体系。

在形成自己学术品牌的过程中,王教授对各种相关的学术思想都充满了兴趣。我原以为王教授的学术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西方伦理思想可能不感兴趣。但他对“斯密问题”的深入解读和对博弈论的深刻批判让我明白:王教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在构建自己思想体系的同时,王小锡教授非常注意面向世界和走向世界。他积极邀请科斯洛夫斯基、德乔治、恩德勒、高桥浩夫等国际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座交流,并且前往日本、韩国、英国等有关国家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对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一书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同时,凝聚王小锡教授多年心血的重要学术著作——《道德资本研究》入选江苏省首批学术外译项目,现已经翻译成英文、日文、塞尔维亚文在海外出版发行,其中,英文版入选第十四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并获得版权输出奖励计划;塞尔维亚文版入选第十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他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中国伦理学界在国际学术圈中的一个响亮声音。

网站首页_2023    专题    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    学者感言    李志祥:一个学者、一支队伍、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