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沈丘“乡贤”成为乡村文明和谐使者

  “俺以前上过访,没少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要是没有你们帮忙,俺的事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决呢!”近日,沈丘县东城办事处尤庄村村民程兰秀紧紧握着“乡贤”惠运峰的手激动地说。
  作为曾经的老“上访户”,程兰秀多次以征地补偿款过少为由,拒绝签署征地合同,多次到县、市、省信访部门上访反映。让程兰秀想不到的是,“乡贤”惠运峰在短短两天内,让她的合理诉求得到了圆满解决。
  如今,在沈丘县农村,活跃着一批像惠运峰一样的“乡贤”,他们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乡土情怀,传播着传统文化,感染、教化身边百姓,促进了农村稳定、和谐和文明,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何谓“乡贤”?就是村里公道正派、有奉献精神、热心公益、口碑好、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致富能人,被群众所尊重的社会“明白人”。
  2015年1月15日,沈丘县正式启用“乡贤”的是东城办事处尤庄村。尤庄村3个自然村共2171人,20位“乡贤”预选人提出个人申请,经过群众推荐和严格考核,最终确定8位“乡贤”,并向他们颁发聘用证书。8名“乡贤”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48岁,其中有7名党员。以“乡贤”为骨干,随即成立了“乡贤理事会”。本着“乡贤”助和谐、惠民生、督效能的宗旨,除了调解邻里纠纷外,“乡贤”们还三天两头宣传民生工程、平安创建、精准扶贫等政策,接受百姓咨询,反映群众心声。被干部群众亲昵地称为“文明和谐使者”。
  在尤庄村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5月,沈丘县在全县22个乡镇(办)各个行政村全面推行“尤庄乡贤经验”,从而构建了一支“全覆盖”的基层信访问题调解“编外”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队伍。
  “乡贤”从传统“老理儿”出发,从家庭亲情入手,凭借长辈身份和道德威望,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村里的百姓闹纠纷、工作与村民产生利益冲突,干部出头调解容易让村民认为事情‘经了公’,易积仇结怨。由公道正派、威望高的乡贤人士来调解纠纷,乡亲更易于接受。”东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陈强说起初衷。
  曾在一所村小学任校长,从事36年教育工作的阙志海是阙庄村的“乡贤”。去年以来,他把对家乡的一片赤诚投入到促进村民和谐团结和维护村容村貌上来。村里大部分中年人和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他利用自己这一独特的身份,多次调解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
  如今,像惠运峰、阙志海这样的“乡贤”,沈丘县多达2100多名,他们发挥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和道德力量,既是“和事佬”,又乐于为乡亲们鼓与呼。已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已累计宣传各项政策3650余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200余起,化解信访案件210多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扎根。

(《河南日报》巴富强 通讯员 王向灵)

网站首页_2023    专题    文化之乡    经验交流    河南沈丘“乡贤”成为乡村文明和谐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