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铮铮:关公『忠义』论

世人提到关公无不肃然起敬,但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还不是关帝、关圣人这些顶在关羽头上令人眩目的名号,而是“忠义”二字格外引人瞩目,关公也由此散发出令世人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于此可从历朝历代统治者给予的封赐中得到证实,宋代:忠惠公、义勇武安王;元代: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代:协天护国忠义帝;清代: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上面所列显然不是关羽封号的全部,但封号中所含有或忠、或义、或忠义双全的价值概括,显得是格外耀眼,既代表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关羽的赞同,也代表了下层民众对他的认可。

遍查中华历史,被誉为忠、义者不在少数,何独关羽名垂千秋?答案明摆着,或称为忠臣者、或称为义士者,仅具有优秀传统价值之一,犹如“忠孝古难全”一样。唯独关羽既忠且义,忠义双全,是以后世以“忠义大帝”称之,这是他能纵横历史,成为历代上下两个阶层同时敬重的唯一。事实上,关公的忠义人生观,或称忠义人格并非一时造就,其形成与早年具备的素质与后天人文环境的影响分不开,我个人认为是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的,分别论述如下:

一、忠义人生观的早年形成

关羽的生平事迹不是很复杂,甚至可用“极为简略”来概括。阅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总字数仅一千零七十几个(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准)。而关于他在追随刘备之前的历史,陈寿没有只字记载,我们更是一无所知,这本身就是个不解之谜。

是什么原因让关羽离开家乡奔涿郡的呢?史书语焉不详,关羽本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正是志书中没有缘由的“亡命奔涿郡”之语,给后人留下无穷的联想,更重要的是这成为后人开启关羽忠义人格形成的不可或缺的钥匙。、所谓“亡命奔涿郡”中“亡命”一词,可理解为关羽在家乡犯事不得已而逃命于涿郡避难,于是就引起人们对他为什么亡命缘由的追索兴趣,包括他字长生改为云长不能不令人遐想。关羽身世也由扑朔迷离变得丰富多彩,后代为之演绎出多种版本。较早的有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里面说,关羽自幼就喜看《春秋》,每读到乱臣贼子传便生怒恶。当看到本县官员贪财好贿,酷害百姓,于是将县令杀了,亡命前往涿郡。而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说,关羽曾读黄公三略,数年久困乡里。他的家乡有州官欲趁天下大乱起兵造反,闻关羽武艺过人,便命人请来共商大事。这关羽听说州官要反叛,不由得心中愤怒,挥剑斩杀州官,一路逃奔涿郡投靠刘备而去。至于有些古书如《历代神仙通鉴》将关羽生世说成“解梁老龙”,龙王为救百姓,强行降雨,违规天条,被上帝斩首而转世投生解县关道远之类,均属于关公被神化之后炮制出的神话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正好为关羽的字做了另类的注释。《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关羽字云长,能与自然界的云相互感应的动物,不是神龙还能是何物?总之,不管是民间的故事还是神话,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即把关羽的身世按照被崇拜对象予以程序化、具体化、完善化,给关公装饰出自幼读书明理,具有强烈正义感甚至是神话的出身。到了罗贯中手里,他在《三国演义》中将关羽身世叙述则化繁为简,书中关羽自言道:“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综合各类传说,我们将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为民杀贪官;二、为忠除叛逆;三、仗义走天涯等。清代学者梁章钜大量民间故事进行梳理后,整理记载于他《归田琐记》中的《关西故事》。这种经过文人整理的文学作品就将关羽出生艺术化,刊刻发行于坊间广为流传。说关羽本不姓关,出生于下层。如何仗义救人、替天行道,最后不得已逃奔涿郡,途中拔发粘贴下颚,指关为姓等。民间口耳相传的东西嬗变成一种基本固定的故事模式,正是这种模式将元代以来的民间流传关羽生世定型化,甚至影响到当代。1965年11月25日,正在搞“四清”运动的郭沫若来到觧州关帝庙参观,他留下题词:“传说关羽是铁匠出身,在乡曾打死欺压良民的恶霸,这个故事颇有阶级斗争的意义,这可能不是虚构,从这个角度上,我对于这位古人可以表示敬意。”(1)很显然,郭沫若是在受到前人影响并且用阶级斗争的眼光来看待关羽的,即使他的说法有多么不负责任,但也从侧面充分说明这类故事具有感染力,甚至影响到一位对历史研究很有成就的学者。所以传奇故事很大程度影响后世并成为关公忠义人生的形成原因,进而演变成后人崇拜的历史基础。

不论怎样,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历史上的关羽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根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说明关羽不单有文化,而且具有相当是非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基础。问题是史书为何单表述他好《左氏传》而不是其他?个人认为其中含有深意。按关羽好《左氏传》,一定是当时社会背景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西汉时,汉武帝自与董仲舒探讨治国方略之后,“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造成社会上读书人读经书盛行。而董仲舒本人就是孝景时期以治《春秋》出名的博士,且门生众多。他在与武帝的贤良对策中,强调圣王治天下,施行“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的政策,(2)达到“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的政治效果。希望在明君统治下,民众抛弃邪辟之说,遵守法纪,忠于帝王,国家因此安定,后世因此将《春秋》视为经典。而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左传》,成为释读孔子《春秋》三传之一的个人心得最佳读本。左丘明本人,孔子言与其同耻,可见孔子是认同左丘明对自己的思想解读。孔子思想的核心不外仁、仁爱、讲求礼制,《左传》中充分贯彻了这一思想体系,并加有本人的思想倾向,使书中具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价值观,是汉代书生作官前必读之书,也是后代儒家的经典之一。在两汉知识分子“皓首穷经”的背景之下,就很好解释关羽为何好《左传》并被记载史籍了。当然,从中还透露出关羽不仅有文化,同时还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关羽离开家乡奔涿郡跟随刘备起兵时,年龄应当在二十岁左右,以后的戎马倥偬是没有闲暇来启蒙认字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必定年少时就有相当的文化基础,而好读《左氏传》是在家乡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储备,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关羽的家庭至少是温饱不成问题的,这是方能读书学习的前提,不应是贫穷吃不上饭的人家。他好《左氏传》并能讽诵其中的段落,除了说明他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否还透露出他本来也是想像一般儒生一样,通过读经书从而达到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呢?只不过因为发生了我们至今未知的变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与作官无缘而走上了一条跟随刘备征战一生的道路。至少这条他读史书的记载,说明他秉性有了忠君的理论基础,并善于将儒家道德价值的精髓,转化成忠义精神贯穿于行动中。陈寿说他“善待卒伍”当不是虚言,这是其仁者爱人,仁义价值的具体体现。至于后世作品中将关羽好《左氏传》改为好读《春秋》更是大有深意,因为《左氏传》毕竟不是孔子的亲自所著。将《左氏传》改为《春秋》,则成为关羽直接读孔子的原著,成了两个圣人之间思想意识和感情的直接交流。如后人有联文写:“万国衣冠拜冕旒,生民来未有夫子也;三分鼎足纡筹策,知我者其惟《春秋》乎!”这样就拉近了二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为关羽成为武圣人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时代及其人文环境影响

关羽忠义人生观的形成,主要还是得益于时代及环境的影响,及所谓人文方面的影响。

而人文环境中,我以为有两个人对关羽影响最大,一是刘备,二是曹操。先说刘备的影响。无可否认,关羽从跟随刘备之日起,刘备的言谈举止以及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对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刘备具有皇族身份,不管当时的人们对此身份认不认可,都不影响众人对刘备本人的好感,愿与之为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当身处乱世的关羽亡命奔往涿郡对刘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其次,刘备对暂时屈辱的隐忍和顾全大局的气度,促使了关羽忠义性格的成熟。裴注引《蜀记》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刘备和曹操并不是天生的仇敌,二人也曾有过合作共事的经历,刘备被吕布打败时还曾投往曹操,可知双方之间并无恶意。而当汉献帝老岳父承向刘备声称得到献帝衣带密诏要诛杀曹操后,处于正统或篡逆的忠臣或者奸佞观念之间,作为皇室后裔的刘备必须做出抉择。最终刘备认定忠于汉王朝必须跟曹操彻底划清界限,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曹操。唯许都共猎这次或许是个难得机遇,但是关键时刻刘备考虑到多种因素以及时机尚未成熟,正如裴松之所说:“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乎。”(3)他考虑更周全、看得更远些,所以他放弃了。只是他后来对关羽解释为何不能动手所说出来的话,显然是为将内心的真实东西隐藏起来掩人耳目的托词而已。其实刘备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关羽是一致的,他最终放弃正是出于眼前处境危险的正确决定,是刘备长期身处乱世,性格“喜怒不形于色”的必然选择。关羽劝刘备杀曹操,是出于对汉王朝和刘备的忠心,将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的必然反映。

先是刘备委身于曹操,得到董承所谓献帝密诏后就认定曹操是朝廷叛逆,为国除害的忠诚之心油然而生。许下与曹操共猎,关羽劝刘备除掉曹操,这本应当完成刘备的宿愿,但是刘备没有那样做,关羽也没有任何异常举动,他服从刘备的决定,是对刘备的忠心。在榜样面前,关羽从刘备那里不仅学会了忠诚还有隐忍,思虑也逐渐走向成熟。后来关羽兵败下邳而降曹操,斩颜良以回报之,应该是从刘备那里学来的委屈以求全的生存哲学,这应该是刘备的恢弘、坚毅的气质感染着关羽忠义人格的结果。但是刘备一生毕竟坎坷,自起兵以来除讨黄巾有功得到一个小小的安喜尉外,更多经历是失败的惨痛,先后败于袁术、吕布、曹操等。陈寿评说他“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评价十分中肯。关羽几乎参与了刘备创业的全过程,与之休戚与共、同甘共苦。虽然当时有士人选择贤主而频繁流动的时代趋势,也出现了畏死忘义、背叛主人如吕布之流,然关羽跟随刘备无论是顺利还是逆境,确实从未有二心。即使是下邳兵败降曹,也会演绎出后人津津乐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传奇。对此,我们应该看成是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故事的翻版。

对关羽影响最大的另一位是曹操。曹操当然非等闲之辈,算得上英雄豪杰。当此之时,黄巾起义,朝廷崩溃,天下大乱,引来四方豪杰逐鹿中原,仁君招贤能,英才择明君。曹操数次颁布《求贤令》,从其中所用的言辞可看出曹操求贤之心切,甚至抛弃两汉以来固有的选举标准,下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这种一反常规的求贤态度表明曹操谋求达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目的,对一般的士人来说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比如郭嘉,史书说他“少有远量”,以至不屑于跟俗人俗事打交道。除了那些有见识者认为他有过人之处,旁人很少了解他。郭嘉开始投靠袁绍,但很快就发觉所托非人于是离去。当荀彧将他推荐给曹操,他与曹操有过一次共论天下大事的谈话。之后曹操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为找到可以谋事的对象而高兴地说:“真吾主也。”另外,有“王佐才”的荀彧最初也在袁绍处,被待以上宾之礼。但他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就大事选择离开而投靠曹操。荀攸、贾诩也先后脱离故主而为曹操效力。著名将领中如许褚、典韦、张辽、张郃、徐晃等等,何尝不是被曹操的雄霸之气吸引而效之死命?再如诸葛亮的好友孟公威借思乡欲北归投靠曹操,为此还招来诸葛亮的讥讽,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被曹操的真诚所感召而投奔他,至少曹操本人的独特个性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为什么关羽不被曹操的雄厚实力所吸引,为这些趋之若鹜投靠者的行为所感染,而义无反顾地追随实力弱小的刘备,并为之奋斗终身绝无反悔呢?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说关羽最初选择刘备只是一种偶然,那么在下邳战败降曹之后关羽为何还是选择要回到刘备身边?他为何不愿意留在曹操那里呢?以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无论从实力还是势力,刘备均不能与曹操相比的。在当时人们的言语中,对刘备评价颇高,甚至曹操也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刘备的重视。如曹、刘二人共在许时,曹操就从容地对刘备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种真诚的话。(4)在先抗击袁绍还是先打击刘备时,他坚定表示:“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5)因为他深知“刘备,人杰也,将生忧寡人。”这不仅是内心的担忧,也是惺惺相惜的感叹。(6)同样的意思,曹操部下也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7)刘晔也说:“刘备,人杰也。”(8)如果说上述评价都是站在刘备对立面的人,带有担忧和敌意的评论,那么陈寿的评语则显得较为客观而公正,陈寿评语:“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9)具体来说,刘备和关羽、张飞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上描写的那样举行过“桃园三结义”,然在现实生活当中刘备、关羽的确关系超乎寻常的密切。因为无论是刘备的对手还是旁人,几乎没有怀疑刘备仁义待人的诚信,刘备的公信度颇高得到时人的肯定。当初刘备袭蜀,曹操属下赵戬认为:“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但是,参军傅幹分析说:“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10)“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这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我们似乎从中得出关羽为何不留曹营而效力刘备的真实原因。

事实上,当关羽败走当阳殒命东吴之手后,魏国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众口一词都说刘备不会出兵东吴,理由是“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11)唯刘晔认为“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12)他从刘、关二人关系分析得出刘备必然出兵,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事实也证明了刘晔判断的正确性。刘备正是基于他与关羽义气相投而不顾众臣反对,义无反顾,坚决出兵毫不动摇。东征失败后,诸葛亮的叹息也证明没有谁能阻止这种义字当先的疯狂。试想,若无关羽忠诚刘备于先,哪来刘备盛怒出兵于后呢?反观曹操,陈寿说:“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样的评价是相当高的。陈寿当时已经身在晋朝,如果站在过去他在蜀汉的立场上,完全可以用敌对方的言语来贬低、评价曹操,他也不会受到曹操后人的威胁。然而他的评价词语充满敬意,客观而公正,显然传达出来人们的普遍看法。当然,世界上的人总是复杂多面的,曹操亦不例外,在世人眼中他还有另外一面,即如许子将评论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裴注引《曹瞒传》中很多记载就诠释了能臣和奸雄曹操种种劣迹:“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又比如曹操毫无人性的棒杀没有及时叫醒他的幸姬,故意借管粮官员的头颅来掩饰军粮不足等等,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赵云更是站在拥护刘备的正统立场上直接说:“国贼是曹操。”(13)从上述史料评价看,时人对刘备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而对曹操却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个似忠厚长者,一个个性突出、特立独行。正如刘备所谓:“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14)刘备之语虽然道出他与曹操的性格反差,略带有一定的偏颇,但是这正是曹操鲜明的个性,也不能因此就得出曹操是汉代朝廷奸雄的结论。

无可否认,刘备和关羽相处时间最长,影响也极大。曹操与关羽相处时间虽短但也有近距离的接触,按说曹操对关羽待以诚信关爱有加,普通人难以拒绝。在曹操一生当中,有两个人曹操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宽容,一个是魏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对于一位自己被举为孝廉又反叛的人,曹操虽然愤怒但还是“唯其才”而放过了,看重的是魏种的真。魏种,史书并没有记载他到底有何才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小人物,却能得到曹操的宽宥,说明他是多么看重其人的才干。然对关羽,曹操则更看重的是他的义。以至于关羽兵败降曹之后仍心向刘备,对前来探口风的张辽直言不讳表白:“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曹操闻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当即表示理解和宽容,甚至表态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15)尤其是最后一问,我们甚至可以看成是曹操对关羽行为的支持和赞许。“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

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16)此处裴松之的言论几乎代表了人们普遍的看法,认同是曹操成就了关公忠义之举。他说“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17)

关羽降曹并受到曹操礼遇,还被表封为汉寿亭侯,然却始终改变不了关羽“无久留之意”的心志。在当时动荡战乱的社会环境之下,士人流动于各大军事集团之间是社会的常态现象。刘备先后依附于袁绍、曹操、陶谦、刘表,甚至于吕布。吕布游走于丁原、董卓、刘备之间等等都是极为正常的,若关羽坚定选择刘备的确令曹操感动。而这令人感动的背后,一是关羽表现出的对刘备忠诚毫不动摇的决心,二是反映出曹操的大度。虽然如此,但曹操的大度与他“酷虐变诈”的个性却与关羽的忠义秉性格格不入,这才是关羽不可能追随曹操的最终原因。

三、降曹经历的磨难

纵观整个三国时代,像关羽一样战败投降而又返回故主身边的事件十分罕见。我们不知道关羽在家乡发生的事情,但是清楚他跟随刘备的经历。关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英雄,其悲剧不仅仅只有败走麦城,甚至下邳降曹也是他不可回避的历史缺憾。然而我们看到所有这些悲剧,恰恰是造就他忠义人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链条。孟子曾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这句话印证到关羽身上真是恰如其分。过去人们都专注于这段话的前部分,笔者倒觉得这句话的后半段才是一般人难以所为的。不难想象,关羽战败面对曹操的咄咄逼人,真正做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做到这点,他内心将要忍受何等大的痛苦?孟子所谓“所不能”即指寻常人所不能,而关羽做到了,于屈辱中练就了忠诚的意志,则关羽非寻常人也。

我们通常评价一个人仁义、忠诚,不只是看他顺境中有如何光辉的表现,而是应该关注他在逆境中的苦心、努力和忍辱负重的坚持。曾经曹操当着刘备的面从容评论天下英雄,认为只有他与刘备堪配此殊荣,当时实力强大如袁绍之流根本没有放在曹操眼里。应该指出,曹操说此话并非没来由,这是他通过长期观察结合个人经历而得出的结论。事实上,曹操和刘备都曾有过战败的挫折,但都没有一蹶不振。曹操兵败赤壁,从华容道狼狈溃逃,“军既得出,公大喜”(19),表现出通达而乐观的精神状态。刘备所表现出的“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20)的品质,更是他坚韧奋进的精神支柱。虽然如此,然二者均未遭受过像关羽战败受降的屈辱,换句话说,曹操、刘备都不曾有过战败投降的经历,这或许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位英雄在后世不可能受到若关羽那样极为人们尊崇的原因。

建安五年春正月,关羽兵败降曹,夏四月关羽离曹归刘,呆在曹营期间不到半年的时间,关羽在曹营经历了以下几件事:①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礼之甚厚”;②袁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③曹操“表封羽为汉寿亭侯”;④关羽斩杀颜良后,“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21)中间还发生曹操派张辽去探问关羽去留的态度,关羽当场明确表示必走的决心。虽然,关羽得到朝廷“汉寿亭侯”是他第一次得到的封号,这是封建时代一位战将一生的荣耀。但是在关羽看来,斩颜良而得到东汉朝廷正式封赐,都不足以抹掉他在曹营的内心苦痛。因为,不论是曹操还是朝廷拜关羽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在他看来都是一种屈辱。多年后他对刘备发火说出“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22)这样的话正反映出关羽和曹操之间政治价值观的不兼容,在他心中总是对朝廷和刘备的忠诚放在第一的。关羽眼中,无论曹操的势力有多么强大,无论曹操如何优裕地对他,也改变不了曹操作为朝廷篡逆者的本来面目。因此对曹操的仁慈之举,关羽也是决不能接受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关羽若没有许都的屈辱经历,他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后来人们崇拜的高度,其名声也无论如何超不过刘备和诸葛亮。

其实从民间流传并演绎的夜读《春秋》,以及斩颜良、诛文丑;拜书辞曹、挂印封金、灞桥挑袍;收周仓、廖化;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等一系列的表现关羽忠义行为的故事,无不与许都降曹、辞曹有关。换句话说,没有许都的经历,也就没有关羽高大的忠义形象。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国演义》中围绕关羽降曹、离曹以及许都经历,由此演绎出的脍炙人口的种种曲折故事,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

 

注释:

(1)见《河东地方史志》1984年1期田树茂《三国名将关羽事迹考》

(2)《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3)(22)《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蜀记》

(4)(5)(7)《三国志·武帝纪》

(5)《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氏春秋》

(8)(11)(12)《三国志·刘晔传》

(9)(20)《三国志·先主传》

(10)《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傅子》

(13)《三国志·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

(14)《三国志·庞统传》裴注引《九州春秋》)

(15)《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傅子》)

(16)(21)《三国志·关羽传)

(17)《三国志·关羽传》裴注

(18)《孟子·告子下》

(19)《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

网站首页_2023    专题    2020寻找忠义典范    大家谈忠义    梅铮铮:关公『忠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