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文化

东山文化

 

东山,仅凭一个“东山再起”,就能不朽。虽相隔千年,阻隔千山,终究影响不了它成为古往今来有识之士的共同语言,朝拜圣地。谢安,不安。数十年的东山隐居生活,游弋山水,诗酒酬酢,终究挡不住一颗志存高远,建功立业的男儿心。“托寄山水得真趣,放怀天外极大观”,40年,绷着一根弦,一朝受命,力挽狂澜。

东山和谢安互相成全,孕育出一种激励和鞭策后人胸怀全局,站高一步,未雨绸缪,担当成事的“东山精神”。位于东山脚下的上浦镇,这些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一幕东山再起的“现代版”好戏正在上演:大东山景区开发日渐佳境,深厚的文旅资源开始显山露水;曹娥江上架起东山大桥,“一江两片”真正迈入大桥时代;瓷源文化小镇的蓝图徐徐落地,幽远青瓷迎来时代续篇……

重启东山昔日记忆,承续千年东山精神

东山不高,不过153米,但在东晋之后,这座江边小山的形象却日趋高大,以至成为后世士子不断仰望、登临的一座神圣之山,敬仰之山。因为,在这座小山中,走出了两位了不起的人物——一位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一位是南朝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尤其是谢安,是诗人李白一生追随的楷模和榜样。他曾三上东山,作诗15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是李白第二次登上东山后所做的《忆东山》。其中“蔷薇”、“白云”、“明月”一语双关,借用东山古迹,慨叹人生际遇。据了解,东山的蔷薇洞,白云轩、明月堂这三处地方分别是谢安游宴、作为书斋、下榻就寝之处。另外还有剡溪钓石(又称谢安钓鱼台)、百牛山、始宁泉、洗屐池、调马路、指石弹琵琶等景点,至今还能清晰地找到对应的印记。

谢安就是在这里,与当时的王羲之、徐询、支遁等一大批名士,一同寄情自然,放浪形骸,谈玄论道、垂钓水滨,过着“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的隐居生活,也形成了继舜会百官之后,上虞历史上第二次名人大聚会,东山雅聚。众所周知的“曲水流觞”就是东山雅聚的另一种形式。

谢安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胸怀壮志又深藏不露,“东山之志始未不渝”。出山后即显示出不寻常的雄才大略,取得著名的淝水之战大捷,保东晋十八年太平,赢得了“东山再起”的千古美誉。悠悠岁月,谢安“东山再起”已成历史陈迹,但谢安不事张扬,隐忍成事的非凡胆识和精神,一直鞭策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上虞人,成为上虞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一人文精神,几经演化,也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

重现大东山盛景,再现“东山再起”

“你看,这块明显凸出直指曹娥江的石头,李白在诗中叫它‘谢安石’,又叫‘指石’,对应的是江中的一个小沙洲,因为当时冲积成琵琶的样子,对应起来,就像指弹琵琶,所以叫‘石弹琵琶’……” 徐景荣出生在上浦东山村一个叫方弄的自然村,抬头即见东山,从小对东山文化充满感情,早在1995年就牵头成立了上虞东山文化研究会,“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东山在上浦,当时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2015年10月,在区民间文化交流协会与上虞东山文化研究会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十余年的调查考证与史料征集,梳理编纂完成的包含了《东山谢氏名人传记》、《东山诗选集》、《始宁东山志》等五卷本的《东山文化丛书》,正式付印出版,为东山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发出了属于上浦人也属于上虞人的声音。

对于东山的开发和东山文化的传承,民间和官方达成了惊人的默契。2011年4月,在多方呼吁下,通过时市委市政府、上浦镇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齐心合力,在遵循当初谢氏家族开发经营东山的样本前提下,东山景区一期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并举办了隆重的中华谢氏祭祖大典。据了解,东山景区一期包括谢安曾隐居的东山,完成了谢安墓整修、太傅祠重建,山脚下东山国庆寺和包工殿也已得到重建。此后,谢安钓鱼台、石行碑、洗履亭、百牛山、蔷薇洞、柳絮亭、始宁泉等也将被先后挖掘恢复,与石弹琵琶、谢安墓、包公殿成就东山“新十景”。

正在规划中的东山景区二区则将跳出固有的东山范畴,构建起大东山概念,建设始宁墅、东山书院、东山讲堂及诗廊诗碑等,也把同属一脉的3000亩东山湖景区,董家山古村落如金线串银珠般串联起来,依仗曹娥江唐诗之路两岸秀色和便捷的水运有利条件,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东山旅游业,与正在打造的瓷源文化小镇形成美好互融,重温昔日东山雅集,东山再起的美好盛景。游客们则可以在欣赏曹娥江和东山旖旎风光的同时,细细品读别具一格的“东山文化”,或许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会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网站首页_2023    专题    2020寻找孝德典范    走进上虞    东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