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匠人精神:剪纸技艺的传承

9f3e5489ee8a013bbfbd580f08a90e46

  

闻喜剪纸历史悠久。1979年曾出版有《闻喜县民间剪纸选》一书。本县剪纸多用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常贴在窗户、炕头、墙壁或者顶棚上,纸张以大红单色居多,阳刻为主,内容多以戏曲人物、花乌虫鱼、吉祥图案为主,风格多样。
  闻喜剪纸的传统作品有“狮子滚绣球”、 “嫦娥奔月”、 “天女散花”、 “二龙戏珠”、“松鹤同寿”、“梅兰竹菊”等,还有反映群众五谷丰登,耕作收获,男耕女织,表达人民对太平盛世,幸福生活的憧憬。民间礼仪剪纸主要用于婚庆和殡葬活动。男女成婚时,要用大红纸剪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双喜字”,张贴于墙壁、门窗上,表达欢喜之意。殡葬之物多是剪纸糊成,叫“纸扎”。传统的殡葬剪纸除了花圈外,还有“金童玉女”、“金山银山”、“金斗银斗”、“车马”、“摇钱树”、“聚宝盆”、“招魂幡”等,近年又出现了纸冰箱、纸彩电、纸轿车、纸楼房等。
  闻喜县的剪纸以传统的主题纹样闻名于省内外。从夏代记岁按历法演变过来的《鹿头花》、《扣碗》、《老鼠嫁女》、《麒麟送子》、《龙凤配》等,其造形古朴,构图严谨,线条浑厚,都是中国远古物候文化的形象记录,引起国内外历法、艺术、民俗等各方面专家的重视。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的王光普(现定居甘肃庆阳)曾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他剪纸不起底稿,信手而剪,想到什么剪出什么,随心所欲,游刃有余。1990年,他将自己的500多幅剪纸捐献中国美术馆。1996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衔“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2002年4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民间传世剪纸纹样》一书。

网站首页_2023    专题    裴氏后裔传承    文化之乡概况_裴氏后裔传承    闻喜匠人精神:剪纸技艺的传承